

近期以來,國內外金屬庫存多處于持續去庫狀態。其中LME鋁庫存不斷創新低,目前降至43萬噸,為十多年以來新低。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公布的數據顯示,6月9日,倫鋁庫存減少3950噸至430050噸。
新湖研究所有色金屬研發總監孫匡文告訴期貨日報記者,LME鋁庫存的下降與歐盟制裁俄羅斯有較大關系。今年以來,俄羅斯船運公司被禁止向歐洲港口發運,阻礙俄羅斯金屬等商品向歐盟流入,使得俄羅斯生產的鋁不得不向亞洲地區發運,表現為庫存由歐洲向亞洲轉移。同時,制裁也造成了全球海運運力階段性下降,海運費上漲,運輸周期拉長,這都造成在途貨物增加,顯性庫存下降。從俄羅斯鋁產量來看,由于其鋁產量占全球5%以上,而其中有30%以上向歐洲供應,該銷售通道受阻后,歐洲鋁庫存即持續下降。在國內疫情期間,進口貨尤其是發往上海港口的貨物出現階段性滯港現象,而上海洋山港是進口銅最重要的目地港口。因此,在途貨物的增加是造成LME鋁庫存下降的主要因素。
金瑞期貨鋁研究員鐘明真還表示,今年能源價格問題導致歐洲多家鋁廠減產,供應端擾動不斷,此外海外金屬消費好于預期也是導致近期海外鋁錠庫存一直下降的影響因素。
從國內來看,6月9日,上期所滬鋁(20590, -280.00, -1.34%)期貨倉單錄得130752噸,較上一交易日增加466噸;最近一周,滬鋁期貨倉單累計減少9098噸,減少幅度為6.51%;最近一個月,滬鋁期貨倉單累計減少17238噸,減少幅度為11.65%。
現貨方面,上甲數據顯示,截至6月9日,國內電解鋁社會庫存87.7萬噸,較上周四庫存下降3.3萬噸,較5月末庫存下降7.7萬噸。
從國內電解鋁基本面來看,鐘明真表示,預計國內電解鋁去庫會在6月結束。從供應來看,目前鋁供應端產能投放基本都在預期內,未出現明顯的調整,未來的增量主要在廣西和甘肅,都是復產為主的增量;消費方面,鋁出口消費方面好于預期,國內消費今年旺季不旺,淡季也可能環比減量不明顯,或導致鋁累庫的時間點推遲,但即使如此今年三季度亦難見去庫,從全年看鋁供需仍是小幅過剩的格局。
孫匡文認為,目前國內外鋁顯性庫存下降與在途貨物增加有較大關系,而非消費改善造成,因此當前低庫存狀態對鋁價格的反彈或難提供持續支撐。雖然國內鋁消費存在刺激提振的預期,但現實消費仍處于較弱狀態,此外國內地產市場的拖累仍較為嚴重。而海外經濟增速下降,消費動能同樣趨緩。在國內外鋁供給端均呈現上升態勢的情況下,預計短期內鋁不具備持續反彈的驅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