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日(3月20日),澳洲宣布向俄羅斯禁止出口氧化鋁和鋁礦石,包括鋁土礦,引發周一全球鋁價大漲。
繼“妖鎳”之后,又來“瘋鋁”,金屬再次席卷媒體頭條。
然而,俄羅斯不僅是鎳和鋁的出口大國,也在其它金屬的全球交易中占據關鍵位置,如鈀、銅、銻和鈹等。
眼看著歐美國家對俄羅斯的禁令一日多過一日,全球金屬格局正在偏移。假設俄羅斯出局,我們究竟是迎來全面的減產,還是見證其它國家的趁勢而起?
鋁與鎳不同,它已經擁有一個相對成熟和穩定的全球市場。資本想要興風作浪,難度等級有點高。但澳大利亞對俄羅斯禁止出口氧化鋁的規定,算得上是扎在要害上。
從鋁的產業鏈來看,鋁土礦是提取鋁金屬的第一步,主要分布在幾內亞、澳大利亞、越南、巴西和牙買加。這五個國家占據全球儲量的72%,其它國家基本上只是在陪跑。
而氧化鋁作為鋁提取的第二步,是生產電解鋁的材料。俄羅斯則是除中國以外,電解鋁生產的最大國家,2021年生產了376萬噸電解鋁,占全球總生產量的5%。
雖然電解鋁產量高,但俄羅斯本土的鋁礦根本滿足不了它的需求,所以只能靠進口氧化鋁和鋁土礦來解決。
2021年,俄鋁擁有的氧化鋁產能約950萬噸/年,權益產量達到830萬噸,占全球氧化鋁的6.3%,其中將近20%的氧化鋁依賴澳大利亞的進口。
而出于成本考慮,俄鋁有66%的氧化鋁產能布置在俄羅斯境外以減少運費,主要涉及到愛爾蘭、牙買加、烏克蘭、幾內亞和澳大利亞。其中俄羅斯境內的氧化鋁建成產能達300萬噸,烏克蘭的建成產能177萬噸,澳大利亞提供150萬噸左右的氧化鋁產能。
烏克蘭的產能暫時不用指望,俄羅斯境內從澳大利亞進口的氧化鋁占9%左右,加上西方制裁的收緊,澳大利亞的俄鋁業務隨時可能被關停。合計下來,俄羅斯近半的氧化鋁產能今年可能會歇著了,依賴俄氧化鋁的歐洲電解鋁廠也可以歇著了。
想要保證鋁的供應不受影響,要么俄羅斯找到澳大利亞氧化鋁的替代品,要么就是其它電解鋁生產國家給點力。
中國,作為氧化鋁和電解鋁最大生產國家,似乎提供了一條解決途徑。
根據百川盈孚數據,截至2022年3月17日,中國電解鋁有效產能4634.7萬噸,開工3911.8萬噸,開工率達到84.4%。其中總復產規模達到274.7萬噸,已復產116.7萬噸,預期年內還可復產80.7萬噸;已建成且待投產的新產能262.5萬噸,已投產28萬噸,預計年內還可投產180萬噸,年度最終實現投產208萬噸。
聲明:素材來源財聯社,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來電或致函告之,我們將及時給予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