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7日消息:中國的銅和鋁價格周四觸及一周高點,受中國可能采取更多刺激措施的希望以及亞洲金融市場風險偏好走強的提振。
上海期貨交易所主力4月銅合約日間收盤上漲0.8%,報每噸72,250元(11,377.95美元)。滬鋁上漲2.4%,至22,200元。盤中這兩種金屬都觸及3月9日以來的高點。
0710GMT,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三個月期鋁上漲1.2%,報每噸3,297.5美元。
中國副總理劉鶴周三敦促政府機構推出有利于市場的政策,消除了一些人對新冠疫情反覆而導致經濟放緩的擔憂。
“昨天的會議讓大家都很受鼓舞,而且總的來說,市場處于一種冒險模式,”交銀國際研究部負責人洪灝說。
他還表示,今年中國的供應狀況預計將好于去年,因為生產限制將有所放寬,同時隨著投資增長,需求看起來更為強勁,尤其是在消耗大量材料的基礎設施領域。
投資者也在關注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正在進行的談判是否有妥協和進展的跡象。
對東歐沖突和對俄羅斯越來越多的制裁將中斷金屬供應和提高天然氣成本的擔憂,推高了金屬價格。
LME期鎳在亞洲時段沒有交易,在另行通知前,每天都在倫敦時間每天上午8點開盤。
由于技術故障,LME在周三開盤后一分鐘內被迫停止了電子系統的鎳交易,下午恢復交易時,交易量非常少。LME還將鎳價漲跌幅限制擴大到8%。
LME期銅上漲0.6%,至每噸10,116美元;期鉛漲0.6%,至2,265.5美元;期鋅漲0.5%,至3,828.5美元;期錫跌1.8%至41,500美元。
滬鉛上漲1.2%至每噸15,280元人民幣,滬鋅漲0.9%至25,310元,而滬鎳下跌2.2%至207,710元,滬錫跌0.5%至327,890元。
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美聯儲/FED)周三宣布自2018年來首次加息,并制定了一項激進的計劃,希望明年將借貸成本推至限制性水平,對高通脹和烏克蘭戰爭的擔憂蓋過了新冠大流行的風險。
聲明:素材來源長江有色金屬網,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來電或致函告之,我們將及時給予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