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媒3月10日消息:俄烏沖突爆發后,通常依賴俄羅斯鋁供應的歐洲制造商面臨供應短缺,這給大宗商品交易商帶來套利機會,競相將中國的鋁運往歐洲,以獲取罕見利潤。最近幾周,至少有2萬噸鋁錠從上海自由貿易區出口,運往歐洲的客戶。
隨著倫敦期鋁和上海期鋁的價差不斷擴大,使得中國鋁運往歐洲變得有利可圖。由于歐洲供應緊張,買家為獲得鹿特丹港口的現貨而情愿支付高昂的額外溢價。
早在2月24日俄烏沖突爆發前,歐洲買家就已經面臨著日益嚴重的鋁短缺,因為冬季能源成本飆升迫使該地區冶煉廠減產。俄烏沖突后,歐洲天然氣價格持續暴漲,電力價格也再次飆升,意味著冶煉廠進一步減產的風險越來越大。與此同時,全球航運巨頭相響應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拒絕在圣彼得堡和新羅西斯克等關鍵港口???,導致俄羅斯出口受阻,使得全球供應緊張程度急劇升級。隨著上周鋁價飆升至創紀錄水平,歐洲買家首當其沖。
隨著全球庫存減少,在俄羅斯供應中斷之際,來自中國的鋁供應也只能提供短期緩解,這意味著鋁價仍有可能進一步飆升。研究機構CRU集團的基礎金屬研究主管沃恩?丁斯莫爾表示,到目前為止,市場定價僅僅反映出短期中斷,而世界告訴我們這很可能是長期中斷。目前鋁供應面臨重大沖擊,而此時的市場基本是有史以來最緊張的時候。
他說,中國目前供應更加寬松,對亞洲出口銅也變得有利可圖,而出口輸鋅可能很快也有商業價值。這種情況十分罕見,因為中國是這兩種金屬的主要凈進口國,通常只有在海外供應極度緊張的時期才會出現出口。
國泰君安期貨公司的上海分析師表示,隨著套利窗口打開,中國冶煉廠出口銅有利可圖。這適用于收費加工業務,即對進口銅精礦進行加工,然后再免稅出口。
盡管中國鋁產量通常遠遠超過消費量,但是商品級鋁錠運出中國的情況也極為罕見,因為中國對出口征收15%的關稅,以防止國內冶煉廠生產超過國內需求的高能源密集型金屬。
貿易商稱,目前唯一可以運出的鋁是那些最初從海外進口的鋁錠,這些貨物仍在中國保稅區內,可以免交出口關稅。業內人士估計上海保稅倉庫有約11萬噸鋁,廣東保稅區有約2.7萬噸。
盡管如此,隨著倫敦鋁價飆升至新高,而上海鋁價漲幅遜色,使得套利交易越來越有吸引力,交易員和分析師預計將看到更多這種金屬從東方朝著西方的流動。類似事情也在馬來西亞巴生港上演,貿易商租用大型散貨船,將多余的鋁庫存運往歐洲。
盡管全球運費高漲,但緩解歐洲買家供應緊張的最大希望卻來自9700公里以外的庫存。雖然這反映了歐洲當地庫存的嚴重枯竭,但交易商和分析師警告說出口窗口可能很快就會關閉,因為亞洲庫存也處于歷史低位水平,意味著亞洲報價也可能提高,從而擠出歐洲買家。
聲明:素材來源長江有色金屬網,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來電或致函告之,我們將及時給予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