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熟悉被動元件的產業人士稱,中國大陸的“雙碳”目標已對生產過程中耗電量的化成箔報價、供給產生影響,直接沖擊下游的鋁電解電容供應鏈。
據《電子時報》報道,除“雙碳”產生影響外,日本廠商如佳美工(NIPPON CHEMI-CON)、尼吉康(NICHICON)、RUBYCON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地區疫情干擾,產能受到限制,除車載、軍事、航天應用外,幾乎其他可轉單、能轉單都流入中國大陸和中國臺灣廠商手中。
鋁電供應鏈表示,目前不論中低壓還是高壓化成箔供給都很緊張,連付款信譽好、需求量具規模的公司都只能取得基本滿足訂單所需的材料量,想要多拿、加單,上游也交不出來。尤其在高壓化成箔市場上,原本可供給的產能就少,要說鋁箔已上升為戰略物資也不為過。
據了解,中國臺灣鋁電立隆電與其持股超三成的鋁箔廠立敦洽談,積極評估是否能出資購買設備以包下后者未來的產能。
產業人士指出,根據種類、尺寸不同,化成箔材料約占鋁電容成本的30-60%,而在化成箔的生產成本里,電費又占四成以上,從經濟效益的角度出發,把產能設在電價相對低廉的地點十分重要。
因此中國大陸化成箔廠商紛紛把產線轉往電費價格低的新疆等地區,目前包含內蒙古、四川、新疆等地都是化成箔重要的生產基地。
但中國臺灣鋁電高層表示,在“雙碳”目標的政策指引下,被視為耗能產業的鋁箔要增產幾乎不太可能,材料市場上已經開始醞釀或已出現“價高者得”的氛圍。
今年早些時候,內蒙古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工信廳下發通知,自2021年2月10日起,取消蒙西地區電解鋁行業基本電費折算每千瓦時3.39分的電價政策,取消蒙西電網倒階梯輸配電價政策等多項政策,并公布電價政策的多項措施。
報道指出,內蒙古8月1日每度電已從0.26元漲到0.399元,高壓鋁箔報價估計要漲約20%,若此事成真,鋁電報價將同步調漲,而且與客戶協商期不會拉得像此前那么長,畢竟虧錢的生意沒人愿意做。
聲明:來源于世鋁網,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來電或致函告之,我們將及時給予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