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7日,國家發改委發言人孟瑋在介紹上半年能耗強度情況時提到:今年上半年,青海、寧夏、廣西、廣東、福建、新疆、云南、陜西、江蘇9個?。▍^)能耗強度同比不降反升,10個省份能耗強度降低率未達到進度要求,全國節能形勢十分嚴峻。文件要求,能耗強度不降反升的9?。▍^),對所轄能耗強度不降反升的地市州,今年暫停國家規劃布局的重大項目以外的“兩高”項目節能審查,并督促各地采取有力措施,確保完成全年能耗雙控目標特別是能耗強度降低目標任務。
從上半年能耗強度未降反升的9個省區(青海、寧夏、廣西、廣東、福建、新疆、云南、陜西、江蘇)來看,其中不少為鋁、鋅、錫的主要生產省區。2020年,這9個省區的原鋁產量占全國的比例為40%,鋅錠產量占全國的比例為46.1%,錫錠產量占全國的比例為59%。
5月份和7月份,云南、廣東和廣西已經進行了兩輪限電限產,對這三個品種的產出造成較大擾動。目前來看,一級預警的區域中,包括了現階段已明顯限電限產的云南和廣西地區,并涵蓋了新疆、陜西等電解鋁、精煉鋅的重點生產區域。因此,不排除有色品種的限電限產區域將進一步擴大至新疆、陜西、廣東等地。未來需密切關注限電限產政策,后續若進一步加大能耗控制,則可能對本已脆弱的供應形成進一步負面的沖擊。
此外,廣東和江蘇地區均為重要的消費地區。因此,后期這兩個地區若限電限產,對有色板塊的消費也同樣會形成的限制。
總的來看,能耗控制下,對有色品種(鋁、鋅、錫)的供應端約束大概率將大于對消費的影響。同時,有色板塊供應端的干擾大概率將持續貫穿未來較長的時間中。
鋁市場供需展望
5月11日,云南對省內電解鋁實施錯峰生產,要求降負荷10%;5月18日,限電加碼,要求降低負荷40%。至5月31日,根據跟蹤的情況,實際發生的減產規模比例在20%以上,意味著該片區的減產規模約88萬噸。
7月中旬以來,云南再度限電限產,其中鋁企業要求限電25%,8月第二周,鋁企業開始執行30%的減產。8月周,廣西加入限電,鋁企業限電幅度10%;并于8月15日前要求鋁企業落實限產幅度30%。此次鋁影響量估計在40萬-50萬噸的水平。同時,此前云南關停的88萬噸在8月復產已基本無望。
因此,全年國內鋁產出量不斷下調,按照樂觀的排產假設,在9月份產出將陸續恢復的條件下,2021年中國原鋁產出量預計為3910萬噸,比年初預計的產出下降了90萬噸。8月17日,上半年的能耗雙控完成情況公布后,新疆地區限產的壓力已明顯抬升,預計后期全年鋁產出進一步下調的可能性較大。
同時,8月份國內消費筑底,并開始逐步向傳統旺季過渡,9-11月傳統旺季對消費的驅動將環比向好。
筆者預計,即便有拋儲和進口補充,今年后期鋁的供需平衡表仍舊保持良好狀態,年底結轉庫存或將持平于去年的60萬-65萬噸之間。
綜合來看,2萬元/噸的價格尚未充分反映未來鋁的供需格局。供應端的收縮、消費板塊的調整和海外補庫需求的存在,特別是供應端的干擾,優化供需平衡表,中期來看,鋁價向上的空間有望進一步打開。
鋅市場供需展望
5月中旬開始,云南地區開始實施用電負荷錯峰政策,當地多數鋅冶煉企業降低用電負荷,大致可分為幾個階段:階段:5月10日和5月17日兩周用電負荷下降10%;第二階段:5月24日和6月1日兩周用電負荷下調幅度迅速擴大至30%-50%,甚至部分企業全部停產;第三階段:6月7日當周云南冶煉廠限產開始邊際放松,6月中下旬逐步復產。5-6月云南鋅冶煉產出影響量估計為3萬噸左右。
7月14日開始,云南再度限電限產,要求鋅冶煉企業于用電高峰期間下調負荷5%-40%;8月份降負荷幅度一度擴大至5%-50%,8月下半月開始動態小幅調整。同時,8月份廣西區域也加入限電,且當地鋅冶煉企業降負荷幅度達到50%左右。內蒙古個別企業在8月份也實施低于10%的限電限產。限電限產對于7月鋅冶煉產出影響量估計在1萬噸左右,8月份將可能超過2萬噸。
此外,8月16日,內蒙古某鉛鋅冶煉企業出現了重大的事故,其鉛冶煉生產已暫停,中期其鋅冶煉生產也面臨著明顯的不確定性。
因此,7月份國內鋅冶煉產出增量遠不及預期,8月份產出環比將再度出現回落。今年后期,國內鋅冶煉產出環比抬升的幅度也將下調。
現階段,國內鋅錠庫存基本處于11萬-12萬噸的低位水平波動,且國內現貨呈現為升水狀態,尤其是廣東地區的升水較為明顯;預計今年后期國內鋅錠庫存將延續在10萬-15萬噸的水平。
在拋儲的主要補充下,今年后期國內鋅錠供需或將從緊平衡轉向小幅過剩狀態,但過剩量級較小。
綜上所述,西南區域鋅冶煉限產維持,且今年后期冶煉供應端干擾或常態化。同時,海外消費延續向好,國內開始緩慢向消費旺季過渡。而拋儲可能階段性將抬升鋅的庫存水平,但抬升幅度或有限。短期來看,鋅價有望上行至2.3萬-2.32萬元/噸。中期來看,鋅價或難走出明顯的趨勢性行情,預計在2.1萬-2.4萬元/噸的高位區間內運行為主。
錫市場供需展望
錫產量分布較為集中,主產國供應擾動不斷
全球精錫產量分布非常集中,2020年亞洲地區中國、印尼和馬來西亞產量占全球的比例為75.2%,中國精錫產量分布同樣也非常集中,廣西和云南兩地精錫產量合計占全國的59%。
今年以來,印尼、馬來西亞、緬甸疫情持續惡化,這使得東南亞錫主要生產國產量恢復緩慢,馬來西亞冶煉集團和天馬公司錫產量甚至出現明顯下降,一季度,天馬公司精錫產量同比下降近1萬噸,馬來西亞冶煉集團高管Roskill預計今年減產5000-1萬噸。
今年以來,緬甸的疫情除影響自身產量外,還影響到了中國港口通關,云南瑞麗口岸因為緬甸疫情而出現多次全員核酸檢測和封關的情況,這在程度上影響國內錫礦進口。同時,4月環保督察、云南5月中旬以來限電及8月份的廣西限電均對精錫產量構成負面干擾。
限電導致國內供應意外收縮
5月份,云南因電力緊張而限電,除云錫以外的錫冶煉廠全部關停,當月,國內錫錠產量比月初預期量低近2000噸。6月28日,云錫進行為期不超過45天的檢修,中國錫錠生產繼續受到明顯干擾,7月錫錠產量環比下降2800噸。8月中上旬,云錫逐漸恢復,但廣西卻受到限電干擾,估計影響1000噸左右的產量,這將影響精錫產量恢復的進度。
5月以來,受益于海外錫消費強勁增長,錫出口窗口持續打開,中國錫錠出口大增,并且中國錫冶煉受到云南和廣西等地區限電影響,滬錫出現了明顯的去庫,而倫錫庫存維持在記錄低位,上海和倫敦錫現貨均呈現非常緊張的局面。
錫顯性庫存持續下降
截至8月13日,LME+SHFE錫總庫存為3657噸,較去年底下降3708噸,比去年同期低5236噸。同期,滬錫庫存降至1500噸左右,處于上市以來的極低水平,而倫錫維持在2000噸左右的偏低水平。整體上看,錫顯性庫存呈現持續下降勢頭。
倫錫現貨和滬錫現貨升水維持在高位
由于上海和倫敦錫庫存偏低,倫錫Cash-3M自2月以來便持續維持在記錄高位,而滬錫現貨升貼水在6月份開始便明顯上行,當前滬錫現貨升水5000元/噸,也處于歷史上非常高的水平。這說明在庫存處于低位的背景下,上海和倫敦錫現貨均處于非常緊張的狀態。
綜合來看,錫供應端擾動不斷,并且消費受益于半導體持續高景氣,LME+SHFE錫庫存已經降至記錄低點,錫錠現貨持續表現出非常緊張的局面。而東南亞錫主產國因疫情影響,產量恢復緩慢,國內持續受到電力等問題干擾,尤其國內錫錠主產地云南和廣西。在此背景下,滬錫未來3個月有望沖擊25萬元/噸。
聲明:來源于世鋁網,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來電或致函告之,我們將及時給予處理!